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LINE熱點

【發現心臺灣】走讀礦工生活記憶菁桐

LINE熱點

發布於 2021年04月07日08:21

隨著平溪天燈節受到國際媒體如CNN、Discovery、國家地理雜誌的注意,並獲得Reader’s Digest(讀者文摘)推薦「40歲前要完成的40項旅遊清單」之一,及2018年被全球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票選為「最值得推薦國際旅客的文化活動」之後,平溪、瑞芳這兩座以煤礦、金礦開採發跡的山城,披上旅遊觀光的彩衣,以無煙囪工業向世人再度煥發耀眼光彩,一座座鐵路小站藉由在地人的口語和導覽,更加立體呈現鐵路礦業精彩的過往,證明了逝去的歷史不見得要遺忘,或許深度的探訪才能挖掘更珍貴的文化瑰寶。

因煤礦而起的平溪線鐵道

王北台灣發現的煤田散落在基隆、台北、新竹、苗栗一代,其中又以基隆及附近的瑞芳、平溪藏量最豐,明沈葆禎為支援福建造船廠能源,在基隆八斗子設立台灣首座官礦,而這項優勢也吸引英美法等外國勢力的覬覦,導致清代發生中法之戰,巡撫劉銘傳為免這項珍貴黑金資源增加敵方戰力,還因此下令摧毀官礦。

瑞芳、平溪這兩處礦區真正大量開採始於日治時期,發展軌跡可依循平溪線鐵道深度探訪,亦見證基隆世家顏家在平溪、瑞芳世家李家在猴硐因礦業發跡繁盛的故事。平溪線鐵道起訖點在瑞芳/猴硐到菁桐車站之間,1907年,平溪望族潘炳燭在當地發現煤田露頭,因交通問題後由日方藤田組與顏雲年所屬的基隆顏家攜手合作,成立「台北炭礦株式會社」(台陽公司前身)。

經過探測,平溪當地發現蘊含豐富煤礦,為使煤料能順利運到港口出貨,1918-1921年,台陽公司斥資230萬,在煤礦附近架設運煤鐵道石底線(平溪線前身),以當時日薪僅幾分幾毛的算法,可謂巨大的投資,爾後開發多達13座煤礦的成績也使投資有了滿意的回報。平溪線沿途共7座車站,分別為三貂嶺、大華、十分、望古、嶺腳、平溪、菁桐,周遭分布的礦區有碩仁、大華、重光、石灼、台和、石底等煤礦,其中又以菁桐車站旁的石底煤礦產量最大,品質最優。

猴硐礦區締造三項台灣第一

相較於平溪礦區的分散,瑞芳猴硐礦區較為集中,共有18處坑道,最知名的為瑞三煤礦,早期也是顏家開發,與三井產物合作,成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採煤主要使用在金九地區礦業開採的機具能源應用,擔任選煤的瑞三整煤廠興建於1922年,與平溪運煤軌道建設幾乎同時,此時建設的整煤廠貨物電梯、運煤橋及汙水處理設備為猴硐迎來三個台灣第一的榮耀。

一瑞三煤礦興盛期在瑞芳李家的李建興執掌時期,他在1934年創立瑞三鑛業公司,1949年承包瑞三煤礦開採權與設備,適逢1960-1980年台灣經濟起飛,煤料成為使用能源主力,當地礦藏豐富,最高產量甚至占了台灣七分之一的供應量,與菁桐的石底煤礦在不同時期各佔鰲頭,均曾為全台產量之冠。猴硐煤礦於1990年收坑,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因貓村再度聲名大噪,這是因為老住民為排遣寂寞豢養貓隻成群而造成的現象,帶起一段礦工與貓咪的溫馨陪伴故事。

在地人現身訴說時光回憶

平溪線每一座車站都有相關的礦業遺跡與天然地質風光可以欣賞,串聯瑞芳區的猴硐車站,適合安排一條侯硐+菁桐兩地間的走讀礦工生活記憶漫遊深度行腳路線,從在地人的時光回憶片段,體驗獨一無二的山城礦業風光。

在地人的回憶部分,菁桐路線可從當地溫泉商店的老闆李溫泉口中聽到當年礦工們拿著職工卡到福利社記帳買肉、買菜的生活故事,也能在楊家雞捲的美味小吃中,聽店裡的第二代老闆楊錦聰,慢慢解釋雞捲之所以沒有雞肉的有趣小內幕。

達人介紹

李溫泉

菁桐坑文化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也是菁桐第一家柑仔店「温泉商店」的老闆,親自見證民國50年代菁桐礦區的發展,認識多位在地耆老,可細數菁桐當年礦工們下班娛樂休閒或家庭吃食採買的小故事,重現曾經繁華的「菁桐坑銀座」樣貌。

楊錦聰

資深文史工作者,長期擔任平溪導覽協會導覽員,也是楊家雞捲第二代老闆,對於菁桐當地的人文歷史及建築遺跡有相當的研究。致力於推廣家鄉的特色,生於斯,長於斯的經歷,使得菁桐的礦業發展與在地文史透過他的敘述,更加活靈活現。

猴硐路線由猴硐礦工文史協會理事長林正福、礦業退休協會理事長周朝南、以及人稱毛主席的文史館解說員毛振飛等數人以親身的經歷,述說礦工們如何在僅有50~80公分厚度的石底層煤煤層一分分開採,忍受著高溫,彎腰甚至匍匐前進煤區,在坑口前的檢查區旁猛吸著不知是否為最後一根菸的辛酸,珍貴的史料就讓這些退役的老礦工們一一道來。

景點介紹:菁桐

★菁桐礦業生活館(看地圖

由菁桐站舊鐵道宿舍改建的地方藝文展覽館,於2005年開放參觀,共有兩層樓,1樓為百年故事展區,以圖文介紹平溪周邊礦坑的發展及區域特色,包括石底煤礦的分布與開採情況,也能看到多幅珍貴的舊照片。2樓以模型製作石底大煤礦剖面圖,讓參觀者能清楚地底煤礦開採的工作樣貌。

★石底大斜坑(看地圖

1937年為統合石底一、二、五坑等煤礦而興建的坑口,坑道以15度斜角切入海平面下734公尺,開鑿了約17層的煤層(一般僅到7層),同時可容納約千人在坑底工作。此處亦是礦業公司的辦公處所與物料倉庫所在地,如今僅剩斑駁的矮牆與寄生的老榕共處,很有吳哥窟遺址的味道,曾是偶像劇《妹妹》的取景地,非常適合留影拍照。

★前台陽俱樂部

1939年由台陽公司興建,屬於礦業公司的平溪招待所,也稱石底俱樂部,主要提供招待貴賓、官員與高級職員出差住宿的場所。建築採和洋折衷方式打造,使用大量的檜木興建,可見典型的日式書院造格局。內部設有10間客房,並規劃有和式與西式的用餐公共區域,目前由私人擁有者以「真樸齋」(看地圖之名對外營運,可預約入內參觀。

景點介紹:猴桐

★願景館

前身為瑞三鑛業整煤廠倉庫,主要存放整煤廠與運煤橋所需的維修器具,目前已規劃為猴硐煤礦產業歷史與人文資料展示館。館內有1、2樓,2樓是開放式的視聽教室,定時播放當地的煤產業歷史影片,1樓則以偌大的瑞三整煤廠模型展示最吸睛,模型主體以縮小尺寸復原廠房外觀與軌道及周邊河流位置,讓參觀者能對實際的廠房有大略的了解。

★瑞三鑛業整煤廠(看地圖

於1920年設立的選炭機廠房,當時稱為猴硐選炭機,共有三層樓建築,1樓為鋼筋混凝體,2樓以上是木造結構,東邊有一台貨物升降梯,在當時是台灣第一座電梯。由本鑛及復興坑採集的煤碳在3樓經由翻車器分類,3樓則是選洗煤及儲煤,1樓是降煤及運出,大部分都是機器自動化,是當時很先進的廠房設施。

★運煤橋(看地圖

與整煤廠同時興建的設施,主要載運基隆河對岸如猴硐坑開採的煤礦,橋梁原本為三層鐵橋,後來在民國54年改建為鋼筋筯混凝土的拱型橋,現今樣貌是在民國99年7月重新翻修,橋面以木棧鋪設並復刻一段運煤軌道及台車以供遊客們欣賞。

★瑞三鑛業大樓

為瑞三鑛業公司辦公總部,前身是猴硐礦業所,負責猴硐地區礦業文書處理事項,現今的紅磚三層樓建築是民國74年改建,最初也是管理瑞三鑛業公司的行政管理單位,目前已改為文史館,分別展出瑞三本坑、復興礦坑的工作舊照片以及使用器械等文物。

★猴硐坑礦業休閒園區(看地圖

瑞三礦區一處廢棄的採煤坑道,被私人承包做為礦產體驗文化之旅的場地。進入園區會搭乘運煤輕便車,機車頭還是退役的三分柴油運煤車,由日本加藤重機製作,1954年運到猴硐運煤至今已有67年。輕便車進入舊有的礦坑道,闃黑陰暗,很能感受礦工們入坑時的那種心情,中途設有一處停靠點,在此會有導覽員解說各種大型採礦機具的使用過程,也可以親自體驗,是一處寓教於樂的休閒園地。

★猴硐礦工文史館(看地圖

由老礦工們親自導覽的文史館,場館周邊就是瑞三本鑛坑口以及入坑前的檢查室,透過一處處遺址與退役礦工們的經驗分享,可以想見這項職業的艱辛與風險。文史館前身為瑞三本鑛事務所舊址,於2020年翻修後做為展示館開放,一群不想猴硐歷史被貓群淹沒的退休礦工們拿出珍藏的照片與使用工具,一一攤開讓來者認識深度的猴硐歲月。一樓不定期開辦特展,目前仍展出「近礦——風・光・坑道記憶 」特展,以「視覺」、「溫度」、「滋味」等主題訴說那段以生命構成的礦坑生活,非常激盪人心。

【本篇獲得「發現心臺灣」授權,原文在此

更多發現心臺灣

發現心臺灣 FB粉絲專頁

● 本篇提到的景點有哪些?

▶ 菁桐礦業生活館(看地圖

▶ 石底大斜坑(看地圖

▶ 真樸齋(看地圖

▶ 瑞三鑛業整煤廠(看地圖

▶ 運煤橋(看地圖

▶ 猴硐礦坑休閒園區(看地圖

▶ 猴硐礦工文史館(看地圖

熱門夯話題︱更多精彩的吃喝玩樂情報都在這>>

分享